产品特征 1. 容量范围(C20):3.5Ah—245Ah(25℃) 2. 电压等级:12V 3. 自放电小:≤2%/月(25℃) 4. 设计寿命长:20Ah以下为5年、20Ah以上为10年(25℃) 5. 密封反应效率:≥98% 6. 工作温度范围宽:-15℃~45℃ 主要应用领域 通讯及电力设备,紧急照明器材,警示系统,各种测距仪器,办公室电脑、微电脑处理机及OA设备,UPS/EPS电源,变、发电站紧急电源系统,医疗器械,便携式电源、录放机、收音机等,电动玩具、割草机、吸尘器等各种电动工具,摄像机,手提式测量器,应急照明系统,各类信号系统。 产品参数 PDF 产品型号 额定电压(V) 20h率容量(Ah) 长 (mm) 宽 (mm) 高 (mm) 总高 (mm) 重量 (kg) 短路电流(A) 参考内阻(mΩ) 端子类型 SSP12-3.5 12 3.5 115 65 86 92 1.55 88 45 SP-02 SSP12-6.5 12 6.5 151 65.5 94 99 2.05 170 27 SP-03 SSP12-7 12 7 151 65.5 94 99 2.15 190 23 SP-03 SSP12-8 12 8 151 65.5 94 99 2.35 210 19 SP-03 SSP12-9HR 12 9 151 65.5 94 99 2.62 230 14 SP-03 SSP12-12 12 12 151 98.5 95.5 101.5 3.75 310 14 SP-03 SSP12-18 12 18 181 76.5 167 167 5.3 460 15 SP-11 SP12-24A 12 24 165 125 176 176 7.6 620 16 SP-11 SP12-26(R) 12 26 164.5 175 127 127 8.0 670 8.5 SP-32 SP12-26(F) 12 26 164.5 175 127 127 8.0 670 8.5 SP-11 SP12-33 12 33 195 130 158 163 10.5 850 10.2 SP-21 SP12-38 12 38 196 165 165 170 12.0 1300 9.0 SP-28 SP12-42 12 42 196 165 165 170 12.9 1400 8.5 SP-28 SP12-50 12 50 257 132 193 198 16.1 1600 7.2 SP-28 SP12-65 12 65 314 166 169 174 20.2 1900 6.3 SP-28 SP12-80 12 80 350 167 179.5 179.5 23.2 2400 5.0 SP-28 SP12-100 12 100 330 174 217 226 29.8 2800 4.2 SP-31 SP12-120 12 120 375 174 219 227 34.8 3400 3.5 SP-29 SP12-150 12 150 483 171 219 227 43 4100 2.9 SP-29 SP12-200A 12 200 522 234 218 225 59.0 4200 2.8 SP-29 SP12-245 12 245 534 271 225 233 71.5 5000 2.4 SP-29 1)电池失水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不逸出气体是有条件的,即:电池在存放期间内应无气体逸出;充电电压在2.35V/单体(25℃)以下应无气体逸出;放电期间内应无气体逸出。但当充电电压**过2.35V/单体时就有可能使气体逸出,此时电池体内短时间产生了大量气体来不及被负极吸收,压力**过某个值时,便开始通过单向排气阀排气,排出的气体虽然经过滤酸垫滤掉了酸雾,但毕竟使电池损失了气体(也就是失水),所以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充电不能过充电。 2)负极板硫酸化 当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荷电不足时,在电池的正负极栅板上就有PbSO4这一现象称为活性物质的硫酸化,硫酸化使电池的活性物质减少,降低电池的有效容量,也影响电池的气体吸收能力,久之就会使电池失效。 3)正极板腐蚀 由于电池失水,造成电解液比重增高,过强的电解液酸性加剧正极板腐蚀。 4)热失控 热失控是指蓄电池在恒压充电时,充电电流和电池温度发生一种累积性的增强作用,并逐步损坏蓄电池。从目前蓄电池使用的状况调查来看,热失控是蓄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热失控的直接后果是蓄电池的外壳鼓包、漏气,电池容量下降,严重的还会引起较板形变,最后失效。浮充电压是蓄电池长期使用的充电电压,是影响电池寿命至关重要的因素。一般情况下,浮充电压定为2.23 ~ 2.25V/单体(25℃)比较合适。 4. 蓄电池在后备电源运行中存在问题 1)蓄电池寿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在实际中,蓄电池在三年时就会出现严重劣化,使用**过5年的蓄电池很少。原因是在使用中对蓄电池没有有效、合理地进行管理以及维护,造成蓄电池在早期出现劣化,并且没有及时发现落后电池,致使劣化积累、加剧,导致蓄电池过早报废。 2)对蓄电池的运行情况、性能状况不明 蓄电池组中如果有落后的蓄电池,可以通过一定深度的放电、充电循环,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落后的差别。但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手段,对于蓄电池内部性能参数,如蓄电池的内阻、当前的剩余容量,无法十分清楚地了解,所以相应的措施就无法实施。 3)对于单体电池而言,充电机制可靠性需要完善 由于目前国内直流系统的充电机制不是非常的完善,在实际中存在电压漂移的情况,蓄电池长期处于浮冲状态,如果浮冲电压偏离正常的范围,就会造成蓄电池的过充或欠充,长期的过充或欠充对于蓄电池的性能影响非常大。 4)单体电池之间不均衡 目前蓄电池组由数量很多的单体电池组成,实际运行中存在单体电池之间充电电压、内阻等差异较大的情况,特别是在浮充下,这种不均衡现象显得非常严重。个别落后电池充电不完全,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,这种落后就会加剧。如此反复,这种不均衡就加重,致使落后电池失效,从而引起整组蓄电池的容量过早丧失。 5)无人值守站点的维护工作缺乏良好的管理监测手段 对于许多无人值守的站点,由于没有网络管理监测的手段,对于蓄电池的维护更加薄弱,特别是对于蓄电池的运行情况以及性能状况,不能清楚的了解。大量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由人工进行,同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需要维护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。 6)蓄电池终止寿命无法提前判断以及蓄电池的更换缺乏科学的依据 我们对于蓄电池的寿命终止,希望能够提前作出判断,为蓄电池的更换赢得时间。但目前对于蓄电池寿命的终止,没有一个可靠的手段,仅仅根据多年的经验来进行。所以在实际中,往往是蓄电池放电的容量低于较低要求后,才在放电中发现蓄电池的寿命终止。